全国热线:400 0087 916

english
中文 English

资讯中心

【行研】新三板医疗器械2017年半年报分析:特色优势明显,成长动力强劲

2017-11-20 3271
1
新三板医疗器械企业半年报概览:整体业绩规模较小,成长型较强


1.1企业整体规模相对偏小


据不完全统计新三板医疗器械相关企业有189家,依据披露的2017年半年报,除4家由于IPO等因素未披露半年报数据,其余185家企业总计实现营业收入65.35亿元,平均营业收入3532.52万元,营收过亿的企业有12家,6000万-1亿之间的企业有19家,营收在3000万-6000万的企业有39家,剩下62.2%的企业收入在3000万以下。新三板医疗器械企业整体营收规模相对偏小,目前行业集中度仍然处于偏低的状态;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少量如林华医疗、信鸿医疗、达瑞生物等营收超过1.5亿的规模较大的企业。




1.2对标A股等其他市场,新三板代表性企业成长性更强


我们认为营收在3000万-1亿之间的企业从发展阶段上来说已经突破了业务摸索及尝试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企业,共有58家,业绩表现如下表所示:



这58家企业2016年、2017年上半年平均营收达到了4342和5505万元,增速26.78%;净利润分别为611和784万元,增速28.31%。其中营收增速超过100%的有3家,30%-100%的23家,0-30%的有28家,4家营收出现下降;净利润增速超过100%的有11家,增速在30%-100%的有18家,0-30%的共有11家,18家出现净利润下滑。总体来看,营收增速超过30%的企业共有26家,占比45%;净利润增速超过30%的29家,占比50%,因此有一半新三板代表性企业成长速度非常快。


58家企业中净利润超过1500万的有12家,500万-1500万之间的有24家,0-500万的有14家,亏损的有8家。以此来看,净利润分布在500-1500万的企业最为集中。


从这24家企业来看(营收3000万-1亿,净利润500-1500万),2017年平均收入5294万元,增速37%;净利润870万元,增速达到了80%。收入增速超过100%的共有一家,增速30%-100%的共有11家,11家增速在0-30%,只有一家收入下滑;净利润增速超过100%的有7家,30%-100%的有6家,6家增速在0-30%之间,5家净利下滑。总体来看,收入增速超过30%的企业占比50%,净利润增速超过30%的企业占比55%,仍然有一半以上的公司成长速度较快。这部分企业也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新三板医疗器械企业的成长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新三板医疗器械公司在2017年上半年整体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


A股和港股及美股市场来看,经不完全统计共有50家医疗器械公司,2017年上半年平均收入7亿元,净利润1亿元,整体体量明显大于新三板公司。从收入分布来看,收入10亿元以上共有8家,30家收入在2-10亿之间,2亿元以下12家。我们认为收入在2-10亿的公司最能代表整个市场的整体水平。30家公司平均收入4.9亿元,增速24%;净利润7349万元,增速12%。其中收入增速30%-100%的10家,占比三分之一,0-30%的14家,6家收入下滑;净利润增速超过30%的11家,占比三分之一左右,0-30%的10家,净利下滑的9家。因此从成长性角度来说,新三板医疗器械企业的业绩增长速度更快,成长性企业占比更高。



1.3 行业分类


在进行半年报分析之前,我们将医疗器械分为15个大类,其中包括IVD、心血管相关器械、骨科、眼科、影像诊断、美容整形、注射穿刺、内窥镜及微创器械、牙科、创伤管理、肾脏、妇科及泌尿外科、康复护理、普外器械及缝线和其他类。IVD作为重点的细分领域,还包括上游原料、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微生物诊断、尿液诊断、渠道商等。针对上述领域我们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半年报分析。


2
体外诊断试剂企业半年报概览:新三板企业特色突出


新三板共有66家从事体外诊断业务的企业,64家公司披露了半年报数据。2017年上半年整体实现营业收入21.97亿元,平均营业收入3432万元,营收平均增长率为27%;净利润为1.69亿元,平均净利润为265万元,净利润平均增长率为102%。


2.1生化诊断领域新三板公司成长性更强,高费用率推动高速发展


新三板及主板、港股公司半年报概况


据我们统计,新三板生化诊断公司共有12家,主板共有6家,港股1家。


从业务发展规模上来说,新三板12家公司收入超过5000万的有4家,1000-5000万之间的有6家,2家收入小于1000万;净利润超过300万的有5家,0-300万的有3家,亏损的有4家。


从2017年半年报数据来看,我们认为营收超过3000万的新三板公司具备一定体量价值,更值得追踪和关注。主要公司包括康美生物、新健康成、普瑞柏、伊普诺康和科方生物。5家公司平均收入5849万元,增速33%;净利润1152万元,增速30%。从业绩增速分布来看,增速超过30%的3家,占比60%,0-30%的2家;净利润增速超过30%的有3家,1家增速0-30%,1家净利下滑,整体体现出很强的成长动力。


新三板整体虽然在营收和净利润体量上小于主板公司,但是业绩增速更胜一筹,整体业绩增长速度快于体量更大的主板公司。其中普瑞柏、伊普诺康和康美生物上半年业绩表现最为出众,财务数据如下表所示:


新三板公司典型代表:伊普诺康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并提供医学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公司现有注册产品76项,涵盖肝功能、肾功能、心肌标志物、血脂、糖代谢、特种蛋白、肿瘤等品类。公司目前拥有专利15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


公司拥有完善的研发团队以及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项目立项体系、完善的研发质量控制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技术研发能力和投入不断增加。公司一直专注于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外生化诊断产品,是我国生化诊断试剂品种齐全的生产厂商之一。丰富、齐全的产品线有助于公司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公司市场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公司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市场推广—销售—售后服务”营销和技术服务模式,公司各部门相互协作形成对用户的全方位优质服务,如市场部负责市场调研和分析、公司产品策划和推广,营销部负责拓展新客户以及做好经销商、直销客户的沟通协调和售前售后服务工作,技术支持部负责对客户进行新产品培训、故障排除等售后技术服务。


伊普诺康上半年财务数据透视


公司2017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5,050.68万元,同比增加39.14%。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成本为3,724.61万元,同比增加41.38%; 其中:(1)销售费用本期较上期上升46.28%,主要系本期公司销售规模增长,相应的职工薪酬、业务招待费、业务宣传费、运输费等费用支出增加所致。(2)财务费用本期较上期上升387.67%,主要系本期支付短期借款及长期借款利息所致。公司2017年上半年净利润1152.38万元,同比增长38.11%,显示出良好的成长性。


报告期内,公司立项27个产品,其中生化产品 8项且已进入注册检测阶段。公司于2017年6月通过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SP认证。同时密切关注国内外体外诊断行业的最新变化,制定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策略,在研发过程中结合客户需求,将优势资源集中投入到技术含量高、诊断价值大、临床需求迫切、需求量大的项目上。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区域销售力度,加大终端营销推广力度,进行营销多渠道整合,扩大市场覆盖规模;同时,以大区制为基础,不断引进优秀销售人才,打造医学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团队。


点评


新三板生化诊断公司成长速度快。综合以上数据来看,新三板生化诊断公司数量较多,尽管从体量上来看,仍存在规模相对较小的情况。但是从2017年上半年整体业绩表现来看,体现出不错的成长性,新三板公司营收增速超过30%的公司共有6家,占比50%;净利润增速超过30%的有8家,占比75% 。


高费用推动高速发展。除业绩对比之外,我们针对公司毛利率和费用率进行了详细比对,从结果来看,新三板12家公司毛利率在56%左右,主板港股共7家公司,毛利率在55%左右,相差不大。从销售费用率对比来看,新三板公司平均销售费用率达到了28.23%,而主板公司则为14.01%。因此,新三板公司整体在学术推广,品牌宣传,渠道拓展及维护等方面投入较多,有利于公司的快速成长。


生化试剂行业整体技术壁垒较低,且目前生化诊断市场70%是开放性的系统,也就是说生化分析仪和配套检测试剂并非同一品牌,主要原因在于开放系统往往整体采购成本较低,医院盈利能力增强。从下游客户来看,三甲医院一般会采取封闭系统式采购,而小型医院或基层医院对于价格和成本比较敏感,往往偏好开放式系统。新三板生化诊断公司仍以生化试剂研发、生产为主,部分企业实现了生化仪的自主研发,盈利来源主要依赖于试剂。由于行业壁垒相对较低,因此渠道下沉、推广和品牌宣传较为重要。鉴于新三板公司整体渠道、销售投入较高,因此整体业绩表现亮眼。


2.2分子诊断新三板整体处于快速增长期,基因芯片领域特色优势明显


新三板及主板、港股公司半年报概况


新三板从事分子诊断的公司非常多,共有21家,是新三板公司最为集中的体外诊断的细分领域。据统计计算,2017年上半年平均收入3776万元,去年同期平均为2710万元,增速接近40%。从净利润来看,新三板公司去年平均净利润为-109万,今年为84万,增速177.35%。从体量上来说,我们更为关注净利润500万元以上的公司,共有4家,分别是之江生物、赛乐奇、达瑞生物和百傲科技。四家公司平均收入8688万元,增速18%;净利润1550万元,增速22%。其中3家公司收入增速超过30%,占比75%,1家收入0-30%之间;净利增速超过30%的1家,0-30%的3家。


主板从事分子诊断业务的公司数量也相对较多,包括贝瑞基因、达安基因、华大基因、艾德生物等9家公司,香港市场有一家铭源医疗(半年报未披露)。从上半年业绩表现来看,主板公司收入及净利润体量明显大于新三板公司,平均收入4亿元左右,增速11.75%;净利润平均超过6000万,增速达到11.42%。


分子诊断行业处于爆发期


分子诊断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患者体内遗传物质的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而做出诊断的技术,广泛用于肝炎、性病、肺感染性疾病、优生优育、遗传病基因、肿瘤等等领域。基因检测领域应用的技术主要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荧光原位杂交(FISH)、基因芯片和基因测序。


2010年国内分子诊断市场规模仅为10亿元左右,2014年达到30亿元,随着无创产筛等领域的市场突破,2015年市场规模接近50亿元,占整个体外诊断市场16%左右,发展速度极快。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开拓,行业增速有望在较长时间内维持25%以上。行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企业的快速成长,因此整个分子诊断领域尤其是新三板公司体现出优质的成长性。


新三板基因芯片领域公司优势明显


新三板分子诊断领域2017年上半年净利润500万元以上的有4家企业,分别是之江生物、赛乐奇、达瑞生物和百傲科技,其主营业务和财务表现如下表所示。




四家公司中收入增速最快的当属赛乐奇和百傲科技,其中赛乐奇主要从事基因芯片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以独有的生物传感器基因芯片技术为主要平台,通过销售各类分子诊断试剂盒来获得收入、利润以及现金流。在销售试剂盒产品的同时,公司向医院、检测机构销售,投放或赠送自主研发的体外诊断检测仪器,以满足客户对相关疾病检测的精度、便利程度的要求,从而提升试剂盒产品的附加价值。产品售出及仪器投放后,公司向客户提供产品的技术指导和售后保障。


赛乐奇公司作为基因芯片诊断产品提供商,在报告期内不断强化公司在基因芯片产品上的技术优势,同时响应国家大力提倡精准医疗的号召,主推个体化分子诊断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公司通过十年的技术积累,大力推广基于基因芯片技术的分子诊断产品,充分发挥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的技术优势,结合对行业业务模式的深刻理解,公司根据客户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随着国内分子诊断市场的持续增长,公司产品线逐步完善,公司产品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公司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594,065.12 元,同比增长42.26%;实现净利润7,019,140.77 元,同比增长17.53%;在市场开拓方面,公司2017 年上半年度体外诊断产品销售顺利完成了预定销售目标,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市场推广力度,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终端客户数较2016 年快速增长。


百傲科技是分子诊断试剂制造行业的集研发、生产与销售于一体的产品与服务提供商,拥有自主研发显色型基因芯片核心技术,为国内大型三甲医院、体检中心、妇幼保健机构等终端客户提供快速、准确、高性价比的体外诊断试剂盒、耗材、体外诊断仪器设备及体外诊断产品开发与技术服务。公司作为个体化用药基因诊断产品提供商,报告期内继续维持技术、市场的先进性。基于对行业业务模式的深刻理解并结合实践经验,公司深入挖掘客户需求,不断开拓产品适用边际。随着以三甲医院为代表的客户需求持续增长,公司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969,319.99元,同比增长34.76%;实现净利润9,331,281.51元,同比增长41.45%;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中99.69%来自诊断试剂产品,销售毛利率为87.98%,较上年同期稍有上升。在营销和研发方面,公司均进行了相应的重点布局,有利于企业长期快速发展。


作为新三板分子诊断领域成长型企业的代表,赛乐奇和百傲科技业绩表现十分不错,两家公司动态市盈率分别达到了44倍和29倍。基因芯片整个行业在国内处于快速成长期,爆发潜力较大,尽管市场容量还没有PCR和基因测序那么大,但是增长速度很快,近年来快速实现了从科研到临床的跨越,在个体化用药等领域发展空间很大。作为新兴的技术和产品应用,目前并未有上市公司重点专注于基因芯片业务,赛乐奇和百傲科技已经在国产基因芯片的赛道上实现了快速发展。尽管目前随着二代测序价格的降低,基因芯片和测序两种技术的应用重叠度越来越高。基因芯片技术在一些领域逐步被二代测序替代,但是芯片有自己的优势:包括技术较为成熟,样本处理和数据分析相对测序更加简单、快速,且在快速筛选上有较大优势,未来我们持续看好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达瑞生物为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控股,长期专注于出生缺陷、遗传病、肿瘤的筛查和诊断技术领域,致力于二代测序技术和高端免疫技术等产品的开发及应用,目标成为遗传病和肿瘤诊断领域有影响力的优秀企业。公司主要客户为国内各级医院以及各类专业的检测机构;产品及仪器主要运用于产前筛查、新生儿筛查、肿瘤筛查及肿瘤个体化用药指导、传染病检测、激素检测等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1,578,028.60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81,301,532.89元,其他业务收入276,495.71元;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5.08%,主要原因是公司持续推进销售渠道及产品线的建设,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899,868.6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70%,主要原因是公司销售收入增长,毛利率提升,营业利润增加,销售费用较去年同期下降。作为上市公司控股公司,达瑞生物业绩近年来维持快速增长态势。


之江生物公司主要产品为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分子诊断试剂,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保持较快增长,实现营业收入8,439.02万元,利润总额2,445.52万元及净利润2,030.70万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32.58%、18.16%及19.28%。2017年3月,公司报送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的备案材料,进入上市辅导阶段。5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组织了寨卡试剂盒的招标,公司研制的寨卡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中标成功。

点评


分子诊断行业未来将持续爆发式的增长,新三板公司尽管整体营收及净利润体量较小,但是成长性很强,且涌现了一批有一定的规模的公司。基因芯片领域为新三板公司的特色,以赛乐奇和百傲科技为代表,2017年上半年业绩增速很快,近年来均维持很强的增长动力。基因芯片整个行业在国内处于快速成长期,爆发潜力较大,尽管市场容量还没有PCR和基因测序那么大,但是增长速度很快,近年来快速实现了从科研到临床的跨越,在个体化用药等领域发展空间很大。作为新兴的技术和产品应用,目前并未有上市公司重点专注于基因芯片业务,赛乐奇和百傲科技已经在国产基因芯片的赛道上实现了快速发展。尽管目前随着二代测序价格的降低,基因芯片和测序两种技术的应用重叠度越来越高。基因芯片技术在一些领域逐步被二代测序替代,但是芯片有自己的优势:包括技术较为成熟,样本处理和数据分析相对测序更加简单、快速,且在快速筛选上有较大优势,未来我们持续看好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主板公司整体体量较大,收入及利润平均增速在10%左右,比较稳定。其中艾德生物和华大基因半年报业绩表现还是很好的,在基因测序服务领域主板公司呈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尤其是无创产筛等,包括华大基因、贝瑞基因等市场统治力较强。未来分子诊断领域发展空间还有很大,持续看好。


2.3上游原料国产化趋势明显:龙头菲鹏生物业绩表现亮眼


公司简介


公司是一家立足于体外诊断试剂行业,以体外诊断试剂核心原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切入点,拥有行业产业链全球领先技术平台的高新技术企业,依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及专业化生物技术服务,已成长为国内最大的体外诊断试剂原料供应商。2016-08-18日公司挂牌新三板。


行业现状:国产趋势加速


体外诊断试剂上游行业主要包括各类酶、抗原和抗体等生物活性物质等,原料所占试剂成本比例较高,其中酶类体外生化诊断试剂中诊断酶占成本的60%左右。体外诊断试剂核心原料属于知识密集、多学科综合的产业,研究开发领域技术含量高、开发周期长,生产领域技术复杂,革新难度大,质量要求严格。过去几年我国体外诊断原料基本依赖进口,主要原因为诊断试剂对原料纯度、稳定性等要求较高,由于技术工艺的限制,国产原料质量与进口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以从国外采购为主,议价能力相对较弱。


随着国产基础研究水平、工艺水平的逐步提升,国内企业也在逐步向上游产业延伸,凭借价格优势实现进口替代,提升成本控制能力,如利德曼、美康生物、科华生物等部分诊断试剂厂家已经实现了向上游的拓展。


但是目前菲鹏生物是唯一一家专注于体外诊断原料供应的新三板公司,以体外诊断试剂核心原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切入点,依托持续的研发投入,以科学的方法、高效的分享机制培养行业中具有优秀研发能力的专业人才队伍,建立夯实的全球领先技术平台,辅以严格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和快速高效的客户反馈机制,并通过整合国内外优质的销售渠道、规范有效的内部管理和公司的品牌影响力等关键资源,为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厂商提供优质的核心原料和专业的产品技术解决方案,进而逐步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综合性生物技术公司。随着上游原料国产化趋势加速,公司未来持续受益需求快速增长。


上半年财务数据透视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06.48 万元,相对上年同期增长33.55%,主要系公司开发的新产品逐步推向市场,以及国际市场销售有所增长;营业成本778.94 万元,实现销售毛利8,727.54 万元,相对上年同期增长28.61%;实现净利润4,582.43 万元,相对上年同期增长22.50%。2017 年1-6 公司净利润增长幅度小于营业收入增长幅度,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人力成本上升、2016 年完工厂房计提折旧费用、美元贬值产生的汇兑损失所致。


点评


新产品+国际市场推广加速公司发展。2017年上半年,公司四大产品线研发齐聚发力,高效地研发出多个的原料新品以及多项研究技术成果,包括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检测的原材料(酶免发光产品线);登革病毒NS1蛋白和肌钙蛋白(cTnI)的重组抗体(POCT);分子诊断产品线重点研发二代测序用相关产品——DNA建库试剂盒、单细胞转录组建库试剂盒等核心产品;生化产品线实现原料+试剂解决方案的服务模式;除此以外,公司不断加大市场营销推广力度,增加营销人员配备,通过学术推广和各类会展提升品牌效益和影响力,海外市场不断拓展。公司通过新产品的不断布局及海外市场拓展,业绩发展良好。综合来看,上游原料国产替代已经处于加速阶段,海外市场打开全球成长空间。

 

2.4免疫诊断、POCT等领域值得持续关注


免疫诊断、POCT、第三方医学实验室、IVD渠道商等领域我们均进行了半年报分析统计,从2017年上半年业绩表现来看,新三板公司整体增速一般,但也存在一些亮点,个别公司发展速度很快,包括POCT领域的微点生物等。


微点生物是一家专业从事体外即时检测(POCT)设备研发、制造与销售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当前主营业务为以微电子机械技术(MEMS)为基础的Lab-on-a-Chip 系列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公司的微流控生物诊断检测试剂卡和检测仪器为血管类疾病、肿瘤、急诊、手术及治疗过程的早期诊断及过程监控提供了高效、安全、精确、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产品除了应用于专业医疗机构,还广泛应用于诊所、药店和家庭。目前公司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心脏标志物检测类POCT 产品(mLabs)和凝血检测类POCT 产品(qLabs),每类产品分别由相应的检测平台及配套生物检测卡组成。


报告期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861.98 万元,同比增长了88.77%;公司销售收入持续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内医院装机量及单台产出量的稳步提升,以及2017 年度海外市场份额快速增加导致销售收入亦迅速增长;公司销售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34.77%提升到本期的53.85%,毛利率的迅速上升主要得益于材料成本的下降及产品良率的提升;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利润93.55 万元,实现净利润848.20 万元,完成了从经营亏损向盈利的跨越。新品研发方面,公司4月份推出全球第一款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全自动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同时上半年完成多个mLabs系列生物芯片相关的质控品的SFDA 注册。


作为IVD领域市场容量较大,增速较快的免疫诊断、POCT领域,我们会持续关注行业的动态发展以及新三板公司的业绩未来表现。



3
下游驱动加速美容整形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美容整形领域医疗器械包括各类激光医疗设备及美容仪器等。新三板共有三家公司从事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分别为科英激光、奇致激光和亚格光电,2017年上半年业绩总结如下。A股中并无专注于此领域的上市公司,体现出新三板在此领域的特色优势。



从2017年三家公司披露的半年报来看,整个板块业绩表现十分亮眼,营收平均达到了4619万元,相比于2016年增长率达到了22.23%;从净利润来看,三家公司2016年、2017年上半年平均净利润分别为779万元和1312万元,增长高达68.5%。其中收入增速超过30%的有1家,0-30%的2家;3家公司净利润增速均超过30%,成长性很强。除此之外,整个行业盈利能力较强,毛利率超过50%,净利润率均超过24%,盈利能力很强。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来看,三家公司现金流量充沛,经营运转能力很强,有利于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具体来看,科英激光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激光医疗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技术服务,公司研发的激光医疗设备主要应用于整形美容科、皮肤科、外科等医学科室。2017年上半年,公司加强研发力度,大力开拓市场,积极推出新产品,保证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实现了产品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的大幅度增长。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689.6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7.91%;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5.9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7.31%;总资产达到6168.16万元,比上年末增长9.32%。公司在2017年上半年新增四个省级代理公司,迅速拓宽销售渠道;同时优化产品结构,有计划减少低附加值产品,集中力量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


奇致激光是中国领先的集研发、生产、代理和销售于一体的光电医疗美容方案提供商,先后承担了十多项国家和地方重点光电医疗项目。主要产品包括面向美容和泌尿外科等的激光医疗及美容类设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03.06 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66%,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实现净利润21,16.97 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3.67%,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规模扩大和出售北京房产取得收益所致。2017 年1 月,公司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北证监局提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辅导备案登记材料,接受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的辅导。


亚格光电主要从事激光及光电子医疗设备和美容仪器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通过为国内外医疗器械销售企业、医院、美容院、个人等提供医疗器械和美容仪器产品,形成稳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来源。公司产品在医院的内科、外科、耳、鼻、喉科、口腔科、整形美容科、皮肤科、神经内科、眼科、泌尿科、性病科等十几个科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报告期内,公司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开拓市场。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4,643,687.37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9.55%;毛利率增幅较快,由上年同期的37.20%上升至57.82%,上升了20.62%。主要原因为:(1)新产品持续放量提升整体毛利水平;(2)为开拓国外市场,公司将家用产品在海外推广,已与国外客户达成实质协议,取得了新的销售,优化了销售渠道。公司国外销售实行免抵退税政策,外销产品免税,且毛利较高,提高了公司的整体毛利率;(3)家用型产品的磨合期已过,通过批量销售,批量采购、生产,在未增加生产人员的情况下,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毛利率。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03.16万元,同比增长3010.98%。


点评


医疗美容设备及仪器作为新三板的特色领域,2017年业绩增长强劲。从行业的角度来讲,医疗美容近年来持续快速发展,受益于人们对美容需求的逐步提升和消费支出意愿的不断加强,下游医疗美容服务机构扩张迅速,对医疗美容设备需求大幅提升,市场容量急剧扩张。因此,近年来医疗美容设备公司发展迅速,从17年半年业绩表现来看,总体收入利润规模、盈利能力、现金流等方面均突出行业的优质属性,且奇致激光公司已经进行了辅导备案。整个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光明,看好此板块未来业绩的表现。



4
创伤修复领域业绩分化严重,规模化企业亮点突出


创伤修复领域医疗器械主要包括各类医用敷料、生物再生材料等。新三板从事相关业务的公司很多,共有11家,A股共有3家,港股一家,排队IPO的一家。其中A股南卫股份、港股普华和顺和排队IPO的稳健医疗并未披露半年报,因此统计数据来自于剩下的13家公司。




从各个公司2017年半年报业绩表现来看,新三板11家公司业绩分化较为严重。从规模上来说我们更为关注营收在2000万以上的规模化企业的发展及成长,包括四家公司源兴医药、瑞济生物、泰宝医疗和创尔生物,四家公司平均收入4221万元,增速63%;净利润1117万元,增速43%。其中4家公司收入增速均超过30%,3家公司净利润增速超过30%,业绩增长速度极快。


而A股两家公司平均收入1.4亿,增速59%;净利润2255万元,增速34%。整个市场创伤修复领域整体成长性较好,目前处于快速爆发的阶段。


作为新三板创伤修复领域的典型代表,源兴医药和泰宝医疗主营业务主要为各类高端功能医用敷料、凝胶系列产品等,毛利率在60%左右;瑞济生物主要业务为同种材料生物羊膜类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应用于眼科、骨科等领域,属于生物再生材料范畴,产品毛利率超过90%。三家公司净利率平均30%左右,符合整个行业的高盈利属性,从经营性现金流来说,源兴医药、泰宝医疗和瑞济生物现金流充沛,整体来看在新三板创伤修复领域业绩表现非常突出。


源兴医药专注于高端功能医用敷料、银抗菌技术以及生物抗菌技术在医药领域的临床应用的研究,2017年上半年,由于公司积极创新拓展渠道,依托公司的核心载银技术,研发生产的水凝胶敷料进入零售终端渠道销售,获得良好的收益,为公司打造私护领域领导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销售同比大幅上涨,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2,346.4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37.74万元,同比增加94.13%,;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0.7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576.15万元,同比增加3,911.27%。除此之外,公司获得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泡沫敷料、硫酸银纱布敷料也进入推广期,在接下来的时间,将逐步进入医院市场,进一步弥补纳米银产品的市场份额,将为公司带来好的收益。


瑞济生物天然生物羊膜医疗器械产品市场的开拓者,目前广泛使用于眼科、骨科的临床应用中。2017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99.3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6.68%;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3.9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4.43%,公司收入大幅增长主要因为:1、生物骨科羊膜在2016年下半年产品开始正式推广的新产品,主要用于肌腱损伤修复;2、由于本年公司营销团队的扩大以及对销售推广的投入增加,销售在各个地区稳步推开,本年经销商数量有所增长。


泰宝医疗一直专注于物理康复医疗设备和功能性医用敷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深耕物理康复、伤口护理等细分领域,目前公司拥有离子感应贴、功能性医用敷料、水凝胶、VTE 防治四个系列产品。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978,614.62 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43.20% ;营业成本为28,731,394.63 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81%;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002,288.26 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2.20%。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一、公司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巩固已有重点区域、开发新客户和新市场,使公司产品知名度、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二、近年来老年群体数量增加迅速,及社会对老年群体的重视和养老观念的普及,使得老年慢性病康复理疗器械市场扩容,带动公司离子感应贴产品市场需求增加;三、公司功能性医用敷料系列产品基于国际前沿的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具有高效吸收渗液、促进伤口止血、不黏粘伤口等优点,近年来市场反馈较好,同时公司通过设立创面治疗示范中心等措施加大营销力度,收入增加较快。此外,公司新增VTE 防治系列产品和其他医疗器械的销售也为收入构成带来一定的贡献。


点评


创面修复领域医疗器械总体市场容量较大,其行业的快速发展与人口老龄化、健康护理需求、医疗支出水平的不断提升相关。由于其单品市场空间往往只有几亿元,因此,对于企业来说,渠道的快速拓展、提升市场占有率以及新产品的不断研发推进尤为关键。新三板代表公司源兴医药、泰宝医疗和瑞济生物2017年上半年业绩表现优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基本都实现了现有产品渠道的快速拓展,市场份额显著提升;除此之外每家公司都有新的产品推进及储备,成长性很强。


创面修复领域新三板公司盈利属性与A股冠昊生物和正海生物基本类似,再生材料龙头冠昊生物17年半年收入2亿左右,净利2400万左右,从净利润体量来说,新三板公司差距并不明显,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尽管整体板块业绩分化严重,但亮点突出,优质企业上升速度很快,值得重点关注。我们认为整个创伤修复板块规模化企业快速成长期完全来临。




5
康复护理领域处于快速上升期


康复护理领域包括各类医用、家用的康复护理、监护设备及仪器。新三板共有18家企业从事此领域的相关业务,A股中典型的公司共3家包括鱼跃医疗、九安医疗和乐心医疗。

 


从整个财务数据来看,新三板公司2017年上半年平均收入3890万元,净利润392万元;A股公司平均收入3.6亿元,净利润1.2亿。新三板上半年收入5000万以上企业6家,1000-5000万10家,1000万以下2家;净利润300万以上的8家,0-300万的有8家,亏损的有2家。


从成长性角度而言,新三板收入增速超过30%的企业有6家,9家企业增速在0-30%,3家企业收入下滑;净利润增速超过30%的有11家,3家企业增速在0-30%,4家企业净利润下滑。A股公司收入增速超过30%的2家,0-30%的1家;净利润2家出现了下降且亏损,只有鱼跃医疗实现了24%的增长。从毛利率的角度来说,新三板18家公司平均毛利率达到了44.11%,经营现金净流量-37万元;A股公司平均毛利率则为33.43%,经营现金净流量-520万元。


康复护理领域规模相对较大的公司(净利300万以上)共有8家,上半年财务数据如下表所示:



这8家公司2016年上半年平均收入4716万元,17年收入5647万元,增速20%;净利润16年平均460万元,17年达到776万元,增速接近70%,其中收入增速超过30%的有3家,0-30%的有4家,1家收入下滑;净利润增速超过30%的有6家,0-30%的1家,1家净利下滑,整体体现出很高的成长性。我们对优德医疗、金亿帝进行重点分析。


优德医疗公司主要产品覆盖康复评定、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康复器具、康复护理等多个康复医疗体系,形成了包括物理治疗系列产品、运动作业系列产品、牵引熏蒸系列产品及家用电子系列产品等四大系列产品,除基本能够满足医院的康复科室对康复医疗器械需求外,公司业务还延伸至家用领域。2017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464.12 万元,同比增长18.85%;实现净利润1605.47 万元,同比增长30.58%。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78.08 万元,本期较上年同期金额增加1089.89 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加快存货周转率降低了原材料储备,消化库存,本期较上期减少了原材料采购及库存商品采购。


金亿帝主要从事电子血压计、医用雾化器及血氧仪产品的科技研发、生产与销售。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94.4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390.14万元,增幅178.02%。主要是公司上年度开发出来的新产品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订单量大幅增加,并在本期开始大量出货。营业成本3,621.2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159.29万元,增幅147.69%。营业成本的上涨幅度低于营业收入的涨幅,并且毛利率达到31.60%,比上年同期增加8.3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公司高度重视新产品的研发,并加大了研发投入,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并且公司对此新产品有一定的自主定价权,产品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成本,新产品销售毛利率相应提高,盈利能力亦相应增强。


点评


新三板康复护理领域公司众多,整体规模相比于上市公司仍然偏小,处于成长上升期阶段。从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来说,2017年上半年业绩增长较快,收入增速20%,净利润增速达到了70%,企业整体毛利率显著提升,从而带动了净利增幅显著大于收入增长幅度。一方面一些公司将产品延伸至家用,议价能力提升,提升整体毛利率;一方面研发的投入、市场逐步推广带动新产品销售,往往新产品毛利较高因而带动整个公司盈利水平。


康复护理领域器械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加速、政策扶持、国民保健意识加强、家庭医疗消费能力的提升,行业发展速度很快。新三板企业整体发展模式、销售策略比较灵活,受益于行业的高景气成长,业绩整体保持较高的速度增长。渠道的快速拓展叠加新产品的逐步推广,规模化的公司未来成长前景仍旧光明。



6
持续关注眼科、内窥镜及微创器械、注射穿刺类器械领域机会


医疗器械其他领域还包括心血管类、骨科、眼科、影像诊断、给药、内窥镜及微创器械、牙科、肾脏血透等细分行业。综合分析来看,其中大部分企业仍处于规模、体量较小的阶段,上市公司占据相对较大的市场份额,新三板企业的特色优势不太明显,整体增速一般。


以心血管类领域公司为例,新三板公司共14家,除康泰医学未披露半年报数据外,13家均已披露业绩表现。心脏监护、诊断类医疗设备表现一般,支架领域两家公司业绩表现不错,包括垠艺生物和美中双和,美中双和收入1.35亿元,增速16%,净利润1240万,增速290%;垠艺生物收入超过6000万,增速5%,净利润1143万,增速接近30%,但是与A股乐普医疗和港股公司微创医疗和先健科技相比,体量和增速仍不占优势,强者垄断地位依旧。但从行业的角度来讲,PCI未来行业发展前景依旧光明,新三板支架业务公司未来仍具有很高的成长动力。


眼科作为黄金科室,未来眼科相关器械及设备市场容量仍然会保持稳步提升,尽管整个板块效应不突出,但轶德医疗、新眼光公司业绩依旧保持较高的增长。轶德医疗在眼科手术显微镜领域已经逐步跃升为国产一线品牌,市场拓展开发顺利,除此之外半年报披露其他手术显微镜产品研发推进顺利,未来成长性依旧值得期待。公司2017年半年收入3600万,增速90%,净利润520万,增速达到120%,随着国产替代趋势加速,公司业绩增长仍旧有强大的支撑。


内窥镜及微创器械作为新三板特色业务领域,覆盖6家新三板公司,其中海泰新光业绩表现最为突出。海泰新光通过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为国外著名医疗器械生产商提供符合欧美高端质量标准的LED医疗光源模组、微创内窥镜器件、医疗光学适配器等医疗器件产品。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641,947.71元,较上年同期的73,081,201.80元增加了19,560,745.91元,增幅26.77%,增长主要原因是公司新产品市场推广力度较好,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导致营业收入大幅增加。公司实现毛利率61.34%,较上年同期的56.84%提高4.50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为公司加强生产管理,提高本期生产产品合格率和工作效率。由于微创手术相对于传统的外科手术优势明显,带动了内窥镜及微创类医疗器械的快速发展,国产品牌逐步摆脱了OEM销售形势,自主产品研发能力逐步增强,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从现在时间节点来看,内窥镜及微创器械行业内优质公司已经实现了快速成长,龙头投资价值凸显。


注射穿刺类器械和耗材包括输液器、注射器、静脉留置针以及穿刺类产品。作为消耗类耗材及刚需类的产品,注射穿刺类器械市场容量很大。新三板领域同样涌现出一批优质的公司,成长速度很快体量较大,包括浙伏医疗、林华医疗和天康医疗等。以林华医疗为例,公司主要从事一次性使用注射穿刺类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静脉留置针。2017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2.32%;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接近7500 万元,比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80%,在如此大体量的同时仍旧保持了业绩稳定增长。注射穿刺类器械领域客户黏性较强,品牌口碑较为重要,龙头公司优势会越发明显,未来持续关注本版块业绩表现。